欢迎来到院校库!
近日,第九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测评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济南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举行。我校师范学院宫准教授主持大会人才测评实践分论坛并作题为“城市人才竞争力评估及发展战略研究”的主题报告。与研究生张美倩、赵方圆、王辰、原颖慧合作的论文《人才竞争力评估及发展战略研究——以青岛市为例》获评年会优秀论文。报告根据区域人才及区域人才竞争力理论,遵循科学性、系统化、可操作性、可比性的原则,构建了人才资源、人才效能、人才潜力、人才环境等四类一级指标,人才人口密度、人才经济系数、人才流动率、人均收入年增长率等22个二级指标的
查看详情近日,第四届中国虚拟现实大赛全国总决赛及颁奖仪式在江西南昌举行。由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特聘教授吕智涵指导的学院研究生郭金康、陈栋梁、李玉玺、解树轩、娄冉冉和本科生武婧一、贾鸿祥、张雨颖的三个参赛作品《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工业元宇宙平台》《新旧动能转化数字孪生能源管理平台》《面向航空航天工业的数字孪生系统》全部获得全国二等奖(作品赛),青岛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吕智涵作为优秀指导教师代表上台领奖。中国虚拟现实大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中国仿真学会共同主办,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
查看详情10月26日,我校选派的5名学生在“爱我国防”青岛市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历史学院朱明皓以娓娓动人的语气讲述了戍边烈士陈祥榕对祖国深切而清澈的爱,表达当代大学生对军人、对英烈的感恩和敬仰,打动了评委,也感染了现场观众,最终获得一等奖。外语学院张锦秀和孟婷婷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郭雨豪获得优秀奖。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刘萍、王扬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此次大赛是由青岛市委宣传部、市国防教育办公室、市教育局、市广播电视台、青岛警备区政治工作处等部门联合举办。比赛以“学百年党史,建强大国防”为主题,经过
查看详情近日,山东省民政厅2021年度省管社会组织评估等级授牌大会在济南召开,我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获得最高等级5A等级。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燕参加并领取5A等级牌匾和等级证书。大会上,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为获得3A等级以上的114家省管社会组织颁授牌匾和等级证书。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姬升峰副局长对评估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有关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姬升峰在讲话中指出,广大社会组织要争当做好党建工作、加强自身建设、遵守政策法规和践行社会责任的表率,更好服务大局、
查看详情日前,我校玄武岩纤维生态应用研究院揭牌仪式在青岛红树林珊瑚酒店举行。校长夏东伟、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出席活动。座谈会上,夏东伟介绍了青岛大学的办学历史、七大学科集群、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基本情况。他指出,青岛大学作为以青岛市命名的一所大学,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打青岛牌、唱国际歌”的特色发展理念,依托青岛,放眼世界,借助青岛城市特色,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在国家战略发展和“一带一路”等国际交流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认为玄武岩纤维材料及其广泛的用途,与青岛大学现有的材料、纺织、环境、化工
查看详情10月2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召开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我校附属医院数字医学临床诊疗科研团队作为山东省受奖代表,线上接受表彰。青大附院数字医学临床诊疗科研团队成立于2013年,现有研究人员32人,其中正高级专家20人、拥有博士学位者2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以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研促发展,打造了一支创新型、研究型、富有活
查看详情10月27日下午,民建青岛大学总支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换届选举大会在办公楼第一会议室举行。中共青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军,民建青岛市委驻会副主委王继尚出席会议并讲话。民建青岛市委秘书长陈成意、中共青岛大学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王春光参加会议。大会通过了《民建青岛大学第四届总支部委员会选举办法》和新一届总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名单。经无记名投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总支部委员会。我校法学院院长蔡颖雯教授当选为民建青岛大学总支部第四届主任委员,王振光、于永龙、冯卫华当选为副主任委员,王炬香、薄勇力、王美当选为委员
查看详情10月27日上午,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带队走访我校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调研指导实验室建设工作。胡金焱充分肯定了国重取得的成绩,并就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空间发展建设、研究生培养和资金保障等工作同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结合国重今后建设发展,胡金焱提出四点指导意见:一是纺织材料学科要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龙头和标杆;二是以纺织为特色的国重要成为纺织学科建设的龙头和标杆;三是国重要成为学校学科集群建设的龙头和标杆;四是国重要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龙头和标杆。
查看详情10月25日,软科正式发布“2021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我校共有25个学科上榜,上榜数量位列全国第65位。近年来,学校聚焦一流学科突破,按照“重点突出、精准施策,多点突破、精彩纷呈”的总体目标,实施学科群发展战略和学科交叉融合战略,积极推动优势学科争创一流、薄弱学科强身提质、新兴学科孕育发展、学科交叉主动深入,通过实施学科建设重点工程,统筹学科建设资源,构建以优势特色学科、省高水平学科为主体,文理医工相互交叉、结构合理、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学科体系,打造“点上有高峰、面上有高原”的良好学科生态。围绕系统科学和
查看详情10月26日,US News发布了2022世界大学排行榜和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我校全球排名第940位,比去年提升109位,亚洲排名第243位,中国内地排名94位。在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中,我校共有14个学科上榜,分别为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化学、电气电子工程、肿瘤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学,其中8个学科为新增上榜学科,12个学科排名较去年有所提高。上榜学科中,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纳米科学与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