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院校库!
白衣执甲,英雄凯旋。2月11日上午,西安交大一附院支援胸科医院第二批医疗队239名医护人员圆满完成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平安归来。在医院东门口,高高伫立的“凯旋门”静候着英雄归建,同事们早已站满道路两旁翘首期盼亲人回家。上午8:30分,队员们顺利抵达医院。大家精神抖擞,援胸科医院医疗队总指挥、一附院党委书记马辛格带队穿过“凯旋门”,欢迎的礼花响起,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向这些最美的逆行者们献上崇高的敬意。在医院科教楼前,医院为医疗队举行了欢迎仪式,副校长、一附院院长吕毅,院党委副书记冯广林、韩
查看详情紫精类化合物作为经典的有机氧化还原物质,具有稳定的氧化态,优异的电子接受性和良好的氧化还原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致变色器件、储能,超分子自组装、主客体化学等领域。但是紫精本身存在能隙宽、共轭程度低和发光性能差等缺点。常见的改性方法主要是氮原子的一侧或两侧引入芳香族取代基,在两个吡啶单元之间引入共轭基团,或在吡啶单元之间桥连主族元素等。但这些方法并不能避免紫精过度还原形成中性状态,这也限制了紫精在自由基介导应用中的利用效率。空间共轭(Through-space conjugation)作为一类重要的p电
查看详情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在“科技冬奥”的号召下,西安交大能动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系副主任晏刚教授团队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项目,与上海理工大学、中科院理化所合作负责了人工造雪机理研究以及造雪关键技术开发。据介绍,晏刚团队参与的项目全称是“多地域气候条件下高效智能造雪机研发及应用示范”,包括人工造雪机理研究、造雪关键技术开发等5个课题,由9家单位联合来完成。项目团队经过一年多的造雪实验和数值仿真分析,已在人工造雪机理研究上获得了一
查看详情水是地球表面最为普遍的环境物质之一,在微纳级别尺度上蕴含着丰富的物理新奇现象,相关物质结构的精密解析、规律机制的总结揭示、应用开拓的分析阐明对当前科研课题的纵深开展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意义。近年来,在水环境中低维系统或特定基底上发现具有独特物质晶体形态及新奇物化性质的低维物质相,如冰的四方相、六方相和具有异常价态的CaCl,不断地揭示自然界中未曾被注意到的基本物理机制。而探索和阐明受限空间和基底对水环境中离子自发成核与结晶的影响,为理解自然界中的水凝结(如雪花)、矿石形成(如宝石)和生物矿化(如硅藻)等复
查看详情2月9日下午,陕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晓斐来校看望慰问陕西省民族界代表人士、人文学院蒙古族教师王伟副教授。省民宗委一处处长张岩松、二处处长许磊陪同看望,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定红,人文学院院长李黎明、党委书记许佳辉参加慰问。王晓斐向王伟送出新春的问候,询问了她的工作生活情况,鼓励她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专业特长,为地方和学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王伟感谢省民宗委领导的关心厚爱,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在党和学校长期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人民教师,将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心怀“国之大者”,更加努力地投身于高等教
查看详情2月8日上午,电信科学技术第十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才洪恩一行来校交流深化合作事宜。校党委书记卢建军,副校长别朝红,电信学部主任管晓宏院士,信通学院、计算机学院、网安学院等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交流会。卢建军表示,电信科学技术第十研究所科研条件优越,研发实力雄厚,与西安交大在很多领域都有合作空间。希望双方能在已有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融合,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双导师制”落地,共同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同时,瞄准技术前沿,携手攻关大项目,争取大成果,探索人才共引共培共用新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查看详情2月7日下午,西安交大文化生态建设研讨会在兴庆校区召开。党委常务副书记荣命哲出席会议并讲话。组织部、宣传部、科研院、人力资源部、人文学院、航天学院等有关负责同志及教师代表参加研讨会。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成进主持会议。成进简要介绍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相关背景。他表示,校党委书记卢建军同志在2021年召开的大学文化和文明校园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强化文化强校战略思维。按照卢建军书记指示和学校党委部署,宣传部起草了《西安交通大学文化生态建设实施意见(讨论稿)》,为“十四
查看详情2月8日,在疫去云开、常态防控的西安,这或许是个再平凡不过的日子,《阳光报》记者想起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党委书记巩守平教授,他在除夕之际撰写的《新冠患者治愈后如何回归正常生活》一文,截至今天阅读量已超过180万余次,因此也关注了这位教授为抗疫队员理发的视频,感动、暖心涌上心头。两年前的2020年2月8日,那天是元宵节,巩守平教授带领130人的国家医疗队援武汉抗疫。在武汉的53天里,他和医疗队员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10西病区管理50张床位的重症新冠救治区,共收治患者91人,其中危重
查看详情编者按:2月8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谷爱凌夺金。她成为了奥运决赛赛场上全世界一个完成正滑左转1620高难度动作的女运动员。这也是中国队冬奥会大跳台项目的首枚金牌。当晚,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发文祝贺谷爱凌夺冠,并透露谷爱凌的姥姥系交通运输部退休干部冯国珍。在谷爱凌成长的历程中,姥姥和妈妈给予了她无限的力量。据了解,冯国珍195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工业企业自动化专业,为原交通部体改司高级工程师。特编发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文章如下,祝贺谷爱凌夺冠!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谷
查看详情2月2日至4日,北京冬奥会火炬在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进行,西安交大校友景海鹏、周鸿祎、蒲忠杰担任火炬手。北京冬奥会火炬手中,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14岁,大多在本系统、本领域取得杰出成绩或作出突出贡献,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先进性。其中既有全国各级先进模范代表,也有科、教、文、卫等各界先进代表和知名人士,大部分是扎根生产和工作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不平凡的普通人”。特刊发来自新华社、经济参考网等媒体对三位校友的报道如下:景海鹏,2018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毕业,获得工程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