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院校库!
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丰富和发展新时代雷锋精神内涵,将爱国卫生运动走实走深,3月5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举办2022年雷锋月暨爱国卫生运动启动仪式。副校长柴渭、党委副书记孙早,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团委,党、校办,教务处、学工部、研工部、国际处、财务处、后勤保障部、保卫处、网信中心、出版社、实践教学中心,以及各学院、书院负责人出席仪式,各志愿服务分队共计200余名师生齐聚现场。在第60个“雷锋日”的温暖友爱氛围里,在嘹亮的校歌声中,启动仪式开始。孙早作动员讲话,点赞了交大青年
查看详情3月6日上午,西安交大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听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校党委书记卢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柴渭安排学校疫情防控下一步工作,党委副书记孙早主持会议。会议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夯实工作责任,提高系统谋划能力,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卢建军指出,要清醒认识、高度重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以最快速度科学精准抓好应急处置工作;要落实“四早”要求,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做好统筹协调、上下贯通、横向融通,做到反应快、发现早、信息准、防控严。他强调,要迅速激活
查看详情2月28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卢建军带队调研交大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梧桐家苑),详细了解中心建设进展及社区养老服务情况。党、校办,离退处等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在梧桐家苑,卢建军认真听取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并仔细检查了护理、康养、膳食、娱乐、主动关怀等各个区域的设施。他表示,离退休老同志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要用心用情关心关爱老同志们生活。建好养老服务中心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为师生办实事的具体行动,要切实增强养老中心建设的科学性、前瞻性、预见性,高标准推进建设工作。要通过适老
查看详情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1947级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校友、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顾诵芬当选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节目在给他的颁奖辞中说道:“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顾诵芬,江苏苏州人。飞机设计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I95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是我国享有盛誉
查看详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春暖花开、英雄凯旋。3月2日上午,交大一附院最后一批援胸科医院医疗队重症组32名队员圆满完成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平安归来。在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医院党委的有力支持下,重症团队在胸科医院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重症患者零死亡,充分彰显了医院医疗救治力量,展示了医院重症的医疗救治水平。抗疫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队员们不畏艰难,不怕困难与病毒殊死搏斗的决心,另一方面得益于交大一附院援胸科医疗队在战场上创新、在实践中总结,副院长刘昌带领医务部副部长李红霞、护理部主任辛霞、感控办教授李宝珍共同
查看详情实现双碳目标,天然气是目前最现实的低碳清洁能源,但我国常规天然气产能不足,需开发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作为补充。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与煤共生、以吸附态存储于煤层内的非常规天然气,我国煤层气储量丰富,2020年探明的储量约为4200亿立方米。但超过70%的煤层气在开采时,由于开采技术(井下抽采)的原因混入了大量的空气,导致形成了低浓度的煤层气(甲烷浓度<30%)而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低浓度的煤层气一般被直接排放到大气,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温室效应。所以现阶段煤层气的分离与提浓技术已成为
查看详情随着人民群众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现代化,炎症性肠病( IBD)发病率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测数据,我国2025年IBD患者将突破150万人。IBD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以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类和免疫抑制剂等抗炎药物治疗为主,病情易复发,长期用药常带来较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因此,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性价比高的IBD新型治疗药物至关重要。一附院普通外科佘军军主任医师、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梁锦荣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邵丹研究员合作研发了一种兼具游离DNA(cfDNA,细胞游离
查看详情从陕西省呼吸医学临床重点学科,到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从国家临床药理基地的获批到“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获批,闪耀着更迭不息的追求;从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到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荐为呼吸区域中心医疗能力输出单位(全国共3家),迸发着夺目的光芒……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临床科室,经过一个甲子多的发展与前行,专科学术地位居西北地区前列。究竟是什么让西安交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获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又是什么如此迅速地激
查看详情材料应变硬化的尽头通常伴随继续变形能力的消失和裂纹的产生。然而,对单晶镁沿镁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产品和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相比于传统金属材料,如钢铁和铝合金,镁的塑性变形加工较困难,工艺成本高,制约了其广泛应用。微观机制是决定宏观性能的内在因素,因此研发高塑性镁合金需要精准认知其微观塑性变形机制,相关研究也一直是镁合金领域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众所周知,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时一般会发生加工硬化现象,即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材料内部缺陷和损伤逐步累积,流变应力不断增加。当硬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