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院校库!
94%的升学深造率,深造同学中过半进入QS排名Top50的国际高校、11人进入清华、北大;主持和参与30余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际、国家级、省级等各类竞赛获奖累计超过70余次;20人次在SCI期刊上参与发表论文……这一组数据是西安交大化学生物试验61班30位同学一起创造的辉煌战绩。一个班的同学个个优秀,到底有何奥秘?“创新性、个性化的培养是关键。”班主任刘华东教授解答了记者的疑惑。“学校对化学生物试验班的定位是培养化学和生物学领域拔尖人才。班级采取‘退出与吸收相结合’的动态机制,通过小
查看详情西安交大彭康书院东17-308宿舍住着五位姑娘,四位毕业保研,关柳萍、蒲嘉麒、徐婉莹保研至西安交通大学,刘柏廷保研至清华大学,正在读大二的小学妹宋雨欣也不甘示弱,取得专业第一的好成绩。学业如此出色,她们有着怎样的秘诀呢?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东17-308宿舍。宿舍的五位成员分布在不同的专业、年级、班级,她们性格各不相同,却个个自律努力,有着自己的好习惯。关柳萍是宿舍规律作息的“带头人”,她相信规律的作息能提高学习效率,坚持早睡早起,靠超强的毅力带动全宿舍姐妹一起坚持。刘柏廷也不遑多让,无论初中、高中还是大
查看详情如今,由于化石燃料储存限制,对可再生能量的需求急剧增长,急需发展高效稳定太阳能电池。有机-无机金属卤素钙钛矿材料作为近年的明星材料,由于其理想的直接带隙,高吸收系数,高载流子迁移率等优良光电特性而得到广泛研究。然而,由于其材料低形成能和快速结晶限制器件长期稳定性,阻碍其发展。近年来,功能化有机分子已被选择用于抑制缺陷形成等导致的稳定性问题。路易斯酸碱添加剂证明在延缓结晶、抑制缺陷形成方面特别有效。Henry J. Snaith组已经证明路易斯碱可以钝化晶格中未配位的Pb原子,降低非辐射复合,大幅提高荧
查看详情6月15日,英国《自然材料》期刊在线发表了西安交大研究团队的最新学术成果Grain-orientation-engineered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 for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用于能量存储的织构多层陶瓷电容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电子元件,陶瓷电容器具有放电功率高、温度稳定性好和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先进电子和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脉冲功率技术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应用。当前,电子器件正向小型化、轻型化方向发展,这也
查看详情在能动学院,周屈兰和李娜组成的教学团队同时承担着两门内容完全不同的课程——“燃烧学”与“工程分析程序设计”。很多同学在大学二年级学习了“工程分析程序设计”这门主要讲授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课程之后,还在大学三年级继续选课到这个教学团队主讲的“燃烧学” 班级中继续听课,也有很多其他同学慕名到周老师和李老师的课堂上来旁听课程。“真正深入人心、受人喜爱的课程,一定是做好了课程思政的课程”周屈兰曾经于2016年、2019年两次获得我校“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李娜也曾获得“陕西省微课竞赛二等奖”“全国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
查看详情6月10日,西安交通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研讨会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涵英楼举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研究所所长唐海霆、华为云和计算BG高校科研与人才发展部部长曾伟胜、西安研究所人力资源部部长杨宝东、战略研究院中国区技术合作总监郭永强、华为陕西政企业务部副总经理李洲洲,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徐忠锋、网络信息中心主任锁志海、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郑旭红、实践教学中心主任王小华、电信学部副主任罗新民等20余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西安交大副校长郑庆华主持。郑庆华指出,为经济社会发展
查看详情因为一场疫情,让一部分毕业生体验了一种全新的答辩方式——云答辩。毕业答辩不再是以往的面对面,而是通过线上交流。虽然方式变了,但每个人对毕业答辩的严谨认真却一如既往。准备更精心虽然时隔三个多月,但回忆起今年2月14日下午的那场“云答辩”,西安交大管理学院2014级博士毕业生封华依然记忆犹新。封华师从管理学院田高良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官玉燕副教授,论文主题是《关于企业风险承担行为对其股价信息效率和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是学校第一个采用线上方式进行博士毕业论文答辩的学生。在封华看来“云答辩”并不轻松,因为要
查看详情6月6日,西安交通大学2020年学生科技创新文化展暨第三十一届“腾飞杯”创新创业大赛终审决赛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拉开帷幕。此次比赛围绕量子热机、人工智能、智能医疗等世界科技前沿的热点,聚焦人工智能温度检测、抗体快速检测技术等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的最新技术,侧重资源利用、智能制造、仿生机器等经济价值极高的项目,关注精准扶贫、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等的调查研究报告。“腾飞杯”作为西安交大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学生科技竞赛,为历届全国“挑战杯”输送了许多优秀作品,见证了交大青年学子不断开拓创新、以智报国的奋斗与
查看详情教育部拔尖计划工作组秘书处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十周年之际,评选出一批“拔尖计划”十周年荣誉奖项,由钱学森学院主持申报的《探索基于钱学森教育思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新模式》荣获典型案例奖。钱学森学院在实施荣誉教育的过程中,秉承钱学森教育思想的精髓,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围绕拔尖学生“甄别选拔难、贯通培养难、身心双修难”等难题进行探索与研究,创建了具有西安交通大学特色的“重基础知识、重科研创新、重个性发展、强调国际化、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三重一化一中心”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切实为国家基础学科领域
查看详情近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公布2020年陕西省软科学项目立项结果。西安交大共申报46项,获得立项26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立项率达56.5%,立项总数与重点项目立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多年来,我校陕西省软科学项目立项屡获佳绩,一大批研究成果得到切实应用。文科学者聚焦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和战略需求,围绕陕西“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建设、陕西追赶超越目标、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与人文交流等现实问题,深入调研、科学研究,向各级党政机关提出了一大批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得到了省内各级领导部门和学术同行的高度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