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院校库!
2021年2月的最后两天恰值周末,是西安交大学生新学期报到注册的日子。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教育厅有关要求,学校认真研究制定了开学方案,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有序返校,实现正常、安全、错峰开学。保证正常教育教学,是全面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内容。教务处、后勤保障部、网信中心等部门主动谋划、尽早部署、精准施策,全力保障新学期教学秩序。组织全面检查 保障教室条件“不掉链”让教室里响起朗朗书声,是大学校园给予春天的最好馈赠。根据春季学期本科生课程特点,教务处于上个学期就提前安排好了春季学期的所有课
查看详情2月27日,校党委书记卢建军到物理学院调研,围绕基础学科建设、学科交叉、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学院领导班子和骨干教师研讨交流。在详细了解学院发展情况后,卢建军对物理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交通大学物理学底蕴深厚,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基础学科的建设发展,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支撑基础学科跨越发展。卢建军指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是学校综合实力与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导向,不断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
查看详情杨雪念,原彭康书院、现仲英书院、电信学部计算机82班学生。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服役于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队。服役期间,扎根祖国西南边陲,战斗在新藏公路战略要道养护保通一线,应对泥石流、雪崩、塌方等各类自然灾害,为过往人员保驾护航,荣获嘉奖2次。参军入伍,是我做过最正确的选择再别父母、朋友,最后看一眼夜色下金碧辉煌的北城墙,我踏上了那趟通向充满挑战与未知旅程的火车。带着绿色的梦想,来到军营。现在看来,抛开过去的种种,让自己以全新的姿态接受军营的锻炼,是我做过最正确的选择。这一趟西行的征途,不仅是完成
查看详情利用透射电镜中的高强度磁场,西安交大材料学院单智伟研究团队发明了由洛伦兹力驱动的原位透射电镜摩擦技术并探究了亚微米尺度接触最大摩擦力的物理机理。透射电镜中的磁场强度高达2 T(为地表磁场的上万倍),通常被认为不利于材料的表征,尤其是磁性材料。受洛伦兹力工作原理的启发,单智伟研究团队博士生陆焕焕利用电镜的强磁场,破解了在电镜中实现摩擦测试所需横向可控位移的难题,创造了揭示摩擦领域最基本问题,即单粗糙峰摩擦机理的利器。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有望破解摩擦领域的一系列基础难题,开辟一个新
查看详情2月27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我国科学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突出进展等10项重大科学进展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终选采取网上投票方式,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部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总体专家组专家和项目负责人等3200余名专家学者对31项候选进展进行网上投票,得票数排名前10位的进展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西安交通大学研发出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弛豫铁电单晶[Pb(Mg1/3Nb
查看详情谌继明,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取得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取得工学硕士学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能源署(IEA)聚变堆材料技术协议执委会成员,聚变堆材料国际会议(ICFRM)国际顾问文员会成员,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常务理事,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各一项,发表期刊论文100余篇。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他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初心不改,攻坚克难,他为中国核聚
查看详情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张虎勤教授带领的生物信息人类学团队与厦门大学王传超教授及哈佛医学院David Reich教授展开深度合作,联合全球43家单位,85名共同作者于2月22日在《自然》(Nature)期刊在线发表文章《基因组学解析东亚人群形成历史》(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Formation of Human Populations in East Asia)。该论文的发表标志西安交通大学在古DNA研究领域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该研究成果发布了东亚地区距今8000到1000
查看详情春到人间草木知,西安交大校园内杨柳依依、梅花浅笑,迎接着2021年春季学期返校的学子们。根据教育部、陕西省及西安市疫情防控要求,学校按照“分期分批、有序返校”的原则,安排国(境)内学生2月27日—28日返校注册。学校各部门齐上阵,安全隐患想在前,学生返校前需进行申请,得到批准后凭借西安市“一码通”绿码及其他相关报告予以返校;准备工作干在前,学校科学部署、全面联动,为学生返校复学保驾护航。保卫处严阵以待,把好安全第一关保卫部(处)工作人员提前设置好返校学生入校通道,按照流程一丝不苟地做好查验证件、核查西安市
查看详情2月27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徐卓教授研究团队研发成果——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入选。高压电性透明铁电单晶与传统铁电单晶的对比弛豫铁电单晶[Pb(Mg1/3Nb2/3)O3-PbTiO3, PMN-PT]具有优异的压电效应,已广泛应用于超声成像、声呐装备和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等领域。然而,自其发现20多年以来,压电性能就再没有新的突破,并且由于铁电畴壁的存在,导致其透光率低,无法满足当前压电器件多功能、高灵敏
查看详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侯玉柱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合作,在肿瘤放疗及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髓外造血作用是机体在某些疾病或骨髓代偿功能缺陷时,脾脏、肝脏等器官恢复胚胎时期的造血功能。近期有研究表明,在癌症病人或肿瘤模型动物的脾脏中发生病理性髓外造血作用,并导致成红细胞在脾脏中大量累积。成红细胞通过分泌神经营养因子Artemin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增值,两者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反馈循环。能否以及如何打破这一恶性循环控制肿瘤是具有重要理论及临床转化意义的问题。合作团队研究发现放疗及免疫治疗显著抑制肿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