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院校库!
单线态氧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光催化氧化反应的氧化剂。通常,能高效产生单线态氧的理想光敏剂需要同时具有强的光吸收、良好的光稳定性、溶解性以及高效的单线态—三线态系间窜越效率。然而,开发一种可同时满足上述所有要求的光敏剂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此,很多研究者致力于将多种光敏剂通过共价连接整合到单个分子或聚合物中,以避免它们的光降解和自聚集,从而提高单线态氧产生的稳定性和效率。然而,共价连接过程往往需要繁琐和耗时的合成过程,并且收率低,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策略来制备具有良好稳定性
查看详情近日,2021年度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部署会在兴庆校区举行。副校长王铁军,科研院、各学院(部)相关工作负责同志以及科研秘书参加会议。科研院常务副院长黄忠德主持会议。王铁军充分肯定了2021年学校基金工作取得的成效,同时也为学校的基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他指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本上都是由于基础研究理论不足。在基础研究中,一方面要遵循科学规律,进行自由探索,另一方面要通过重大科技问题带动研究,在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使基础研究和
查看详情10月8日,记者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该校金明尚教授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邬剑波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殷亚东教授课题组密切合作,在催化剂表面应变调控提升铂催化性能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调控铂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电催化”于10月6日发表在科学期刊《自然》上。该研究成果为高效铂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详细的理论指导和全新的实验方法,并有望应用于燃料电池、电解水产氢产氧等领域,助力国家能源战略。铂催化剂是目前能源领域最重要的一类催化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水分解制氢等可持续能源系统中。应变调节能控制铂原子
查看详情10月11日下午,西安交大召开校长办公会议,审议《西安交通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事宜。王树国校长主持会议。会议原则通过《西安交通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对“双一流”建设的全面领导,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坚持“四个面向”,践行“四个服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瞄准世界一流,服务国家急需,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充实学科内涵,培育学科制高点,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会议审议通过2项科技成果
查看详情10月12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卢建军会见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桂清一行,双方围绕深化科技研发、创新赋能发展等方面的合作深入交换意见,达成有关共识。副校长郑庆华参加座谈。刘桂清表示,中国电信近年来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技研发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与高校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着力在5G/6G、云网融合、网信安全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进行研发并取得突破。在全面推动“云改数转”战略,构建云网融合的基础设施,打造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数字化平台的过程中,希望与西安交大拓宽合作领域,以科技创新为行业发展赋能,通过双方共
查看详情10月12日上午,国际移民组织驻华代表柯吉佩和欧盟国家驻华官员一行10人来校座谈交流。国家移民局综合司(移民事务国际合作司)国际合作处处长林兆楠、陕西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长崔国正、西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局长宋阳、陕西边检总站办公室主任吴千参加座谈会。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成进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成进代表学校对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并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国家部委及省市相关部门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西迁历程、国际合作、创新港建设等有关情况,并表示,面对国际新形势,学校将以更加
查看详情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体现国家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新能源汽车基于驱动技术的重大转型,是汽车产业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结构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领域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技术需求,亟需开发新型高比容电极材料,解决续航里程焦虑问题。硅负极理论容量高达4200 mAh/g,十倍于传统石墨负极,被认为是新一代高比能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理想选择。然而硅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体积膨胀(>300%),由此产生的内应力易导致硅颗粒的严重粉化和界
查看详情10月11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主办的2021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在京举办。西安交通大学申报案例“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促进丝路沿线国家IPv6网络发展”荣获“2021年中国IPv6优秀创新案例”,副校长郑庆华参会并领奖。会议以“创新赋能,筑基未来”为主题,发布100家全行业优秀“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优秀案例”,覆盖IPv6的网络基础设施、行业融合应用、关键技术创新等七大类别,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3所C9高校的信
查看详情创新创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与开展为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近年来,随着高校双创教育的不断完善,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热情高涨,学生创新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展露并茁壮成长。新华网《读懂创新的密码》栏目邀请高校创新创业学生代表就自身项目进行介绍。西安交通大学“智雾科技”气—磁辅助雾化技术项目学生代表吴浩齐介绍了自己创业实践。西安交通大学“智雾科技”气—磁辅助雾化技术项目学生代表吴浩齐吴浩齐介绍,西安交通大学坚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以及敢于担当、艰苦奋斗
查看详情“最近,我们正在为11月举行的2021中国(西安)国际3D打印大会暨秦创原增材制造‘两链’融合高端论坛做准备,大会将邀请全球增材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企业创客等参加,探索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新业态与新模式,推动增材制造领域技术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发展。”9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教授告诉记者。中国(西安)国际3D打印大会始于2017年,由卢秉恒发起,目前已连续举办4届,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增材制造领域的专业盛会。“今年,我们将向参会者大力推荐秦创原这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