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院校库!
当前,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形势异常严峻复杂,校园存在着较高的疫情输入风险。为防止输入、阻断疫情向校内传播,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7月18日以来,兰州大学抽调100余名驻守干部在两个校区组成若干专项工作组,克服高温、强降水、蚊虫叮咬等诸多困难,坚持在校内各值守点进行日常巡逻,查找可能造成人员出入、物品擅自传递等问题的漏洞,确保采购物资安全转运,全面落实落细防疫措施,筑牢坚固防线,守护平安校园。值守工作从早上6点一直持续到晚上24点。任务分工下达后,在城关校区南二门附近值守的西区6组迅
查看详情伪随机数是什么?简单来说,人们日常登录各类平台需要的短信验证码、各类电商平台的付款二维码,都是伪随机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些随机序列一般由伪随机数发生器生成,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区块链、机密运算等领域。目前国际高水平伪随机数生成器Keysight 81134A售价高达14万元/台,吞吐量仅为3.35 Gb/s。近期,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级本科生刘胤哲在李守亮、杨臻和任丰原老师联合指导下,设计出了吞吐量高达10.4Gbps的伪随机数生成器,是目前公开报道中吞吐量最高的
查看详情7月18日至1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省分赛决赛以线上形式举行。兰州大学推荐23个项目参加本次比赛,经过网评环节23个项目全部胜出,在决赛阶段23个项目获得22项金奖、1项银奖,并摘得高教主赛道研究生组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两个赛道的冠军。本次大赛由甘肃省教育厅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承办,全省共有58所高校、696支项目团队参赛。兰州大学成果丰硕,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参赛项目“点石成金——全球领先的智能AI胆道手术相关技术与手术方案”获高教主赛道研究生组冠军(项目负责人曹洁,指导教师
查看详情“有没有党员?有的出来举个手。”“老师我是。”在听到召唤后,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博士二年级的李媛茜从宿舍举手站了出来,协助值班老师摸排起留校学生的情况。即将迈入研三的化学化工学院刘亚君在今年暑假选择了留校学习,父亲作为一名老党员在社区做志愿者的经历鼓舞了她,校园临时管控后她也申请加入了志愿者队伍。“老师让我去吧,我当过兵可能体力好点。”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唐蓉同学的爷爷、哥哥、弟弟都是军人,参军入伍的经历让她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在报名成功后便忙碌地开展起志愿工作,“既然报了名我时刻准备待命”。城关校区西区
查看详情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及北京唐风汉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颁奖典礼隆重在线举行,文学院2020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田朝阳、何明帆、汤冬晴、丁慧、池睿闳、朱筱敏、李晶七名研究生共同完成的系列微课作品《中国古代女性的家国情怀》荣获团体赛二等奖的佳绩。《中国古代女性的家国情怀》系列微课系列微课《中国古代女性的家国情怀》的制作团队希望以家国文化为切入点,激发学历者了解中国历史、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因此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四位风格迥异但都极具人格魅力的典
查看详情7月15日,由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主办,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承办,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亚洲指南协会(GIN Asia)、中国医学科学院循证评价与指南研究创新单元、GRADE兰州大学中心、Cochrane兰州大学中心协办的“临床实践指南科学性、透明性和适用性评级工具STAR学术年会”在线上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13个省市的100余名临床专家、期刊编辑和研究人员参与了本届年会。年会开幕式由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耀龙教授主持
查看详情7月19日,是52岁的护理老将赵金珠带队支援兰州市安宁区核酸采集的第11天,除了完成每日全员集采任务外,还有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的采集工作,已累计完成85万人次的核酸采集任务,最晚的一次结束任务是凌晨3时。7月7日晚,兰州市发现阳性确诊患者后,兰大一院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措施,护理部于当晚23时30分接到抽调核酸采集外派人员任务,立即组织人员随时待命。7月8日开始陆续外派490多人次,其中201名援安宁区坚守至今。“别看我瘦小,我能行”连续采集8天核酸后,25岁的护士蔺琳出现头晕、疲乏无力症状,带队护
查看详情7月14-16日,萃英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周小红研究员团队7位老师,以线上的方式为物理萃英班讲授了《重离子物理前沿》课程,这也是萃英学院首次尝试在暑期小学期课程中引进专家团队授课。《重离子物理前沿》课程主要介绍了原子核存在的极限结构、宇宙中化学元素的来源与丰度分布、核物质相结构等重大科学问题,以及重离子核物理研究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安全方面的重大应用价值。7位老师的讲述使同学们从不同维度和角度较为全面地获得了重离子物理领域的相关知识。在第一讲和第二讲,周小红研
查看详情7月12日凌晨,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城关校区所有楼宇进入临时管控状态,76名硕士、博士和已推免的“准研究生”的学习生活随之切换为“抗疫”模式,4名驻楼老师、6名管理员和保洁员也开启了一段特殊的“三走进”历程。“宁愿打地铺也要进实验室”“老师请问什么时候可以去实验室呀?”“老师,我的电脑还在实验室里,我在宿舍一分钟都睡不着。”“老师,我的小鼠在实验室饿肚子,它的命比我的命重要。”“老师,我着急写论文没顾得上订饭,就不吃了。”回荡在东区8号楼里最多的话都是对科研的向往,仿佛这些女同学根本不在乎自己,满眼只有自己的
查看详情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2022年度学风传承行动项目立项名单。我校“兰州大学药学学科学风展示”(项目负责人:王少华)获批2022年度精品资助项目;“小兰‘明德’”学风涵养工作室(项目负责人:孙文华)、致艺尽美数字媒体学风涵养工作室(项目负责人:徐建新)获批2022年学风涵养工作室。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等5部门《关于印发2022年“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工作安排的通知》,学校学风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协会牵头组织申报学风传承行动项目。该项目重点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聚焦创新驱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