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院校库!
这个九月,一万余名2021级新生从天南海北汇聚到岳麓山下,迎来了与中南的初次相见。他们带着各自的昔日故事,怀揣着梦想与憧憬,开启新的篇章。来中南“寻宝”的孙东泽面对眼前这位活泼好动的男生,你很难想象他刚刚完成近一个月的抗疫志愿者工作。高考过后,文新院21级新生孙东泽选择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假期。八月到九月,孙东泽在家乡伊通县参与疫情防控志愿者行动,从协助社区疫苗接种、查健康码绿码到撰写文字材料,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孙东泽事无巨细,扎扎实实完成每一项任务。短短一个月他迅速成长。“我从小就喜欢阅读文学作品。阎真
查看详情9月9日起,中南大学开启为期三天的“迎新模式”,迎接2021级1.5万余名新生入校报到,正式汇入中南大学“大家庭”。校领导易红、田红旗、陶立坚、胡岳华、陈翔、黄健陵等前往迎新现场,了解新生入校情况,欢迎新同学和家长们的到来,走访慰问辛勤忙碌在志愿服务岗位上的师生们。学校办公室、学工部、保卫处、人事处、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后勤保障部等单位负责人陪同。10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易红一行首先来到迎新车下车点,从“首站”开始一一询问新生从抵校到完成所有报到手续的全部流程,与新生和家长热心交谈,向大家了解报到过程中的疑
查看详情近日,教育部公布2021年新时代教师风采短视频评选结果。反映我校教师教书育人风采的作品《淬炼平凡 以师之名》、《数学启明星——侯振挺的峥嵘岁月》、《医者芳华》等视频获评“优胜作品”和“入围作品”。《数学启明星——侯振挺的峥嵘岁月》讲述我校侯振挺老师,几十余载如一日,春风化雨,培养一代又一代数学人才,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仍心系学生及学院发展的感人事迹。《淬炼平凡 以师之名》讲述了我校陈志刚老师一家三代从事计算机专业高等教育,励志把爱和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学生的事迹,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优良家风传承和热爱教师职业
查看详情8月28日,“建行杯”第七届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下帷幕。本次大赛延续“我敢闯、我会创”的核心主题,以更具中国特色、更宽国际视域、更强教育属性、更重创新实践的理念,聚焦“五育”并举的创新创业教育。全省共有121所学校153897个项目报名参赛,其中360个项目最终入围到省级决赛现场。中南大学8个项目团队获一等奖,5个项目团队获二等奖,2个项目团队获三等奖。按教育部要求,每所高校入选国赛项目总数不超过8个,其中,高教主赛道每所高校入选项目总数不超过5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每所院校入选国
查看详情九月,随着新生到来,校园的街道逐渐热闹起来,学子们洋溢着青春的笑容,志愿者们忙前忙后充满了活力,保安叔叔与宿管阿姨们也精神焕发,被这些年轻的同学们的朝气蓬勃所感染着。新生下车点处,停放了无数供学子搬运行李的小推车。我们跟随一辆承载了新生青春梦想的小推车,一起进入了校园。推着小车的,是机电院T2001班的张未名。“去年志愿者们帮助了我,所以今年我就想帮助大一的新生们。”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做志愿者时,他这样回答道。在他的眼中,志愿者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义务与责任,更是一种传承。早晨不到七点就要前往任务点报到,
查看详情这几天,中南人以百倍的热忱和不输长沙秋老虎的热度迎接着新中南人的到来。满眼都是新鲜感的萌新们又有着什么样的新体验呢?书香中南:期待中的校园在学工部主办的“追梦中南,不负韶华”主题迎新活动现场,人来人往,吸引了不少新同学。在“读书文化墙”上分享自己喜欢的图书和句子,成为不少新生“打卡”活动的第一站。“活动中‘读书文化墙’的设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汉语言文学2101班李路瑶在文化墙上钉下自己的分享卡片,“我分享的是余秀华诗集中的一句话,希望它可以带给大家平和的心态,学会爱自己,减少焦虑和精神内耗。”化学生
查看详情8月29-31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作品赛全国总决赛在山东大学以线上竞赛的形式举行。我校计算机学院的23名本科生组成的六支参赛队伍,取得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专业李煜纬恒、龙琳泞、刘刚、曹波组成的“宝宝巴士队”获得一等奖。他们的作品《基于模糊测试的多引擎漏洞自动挖掘系统》通过增加敏感函数调用、子函数调用和内存读写三种探针,反馈有关覆盖率的多维度信息,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有效覆盖率反馈的模糊测试方案,并在此基础
查看详情9月8日上午,2021年“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颁奖典礼暨庆祝第37个教师节大会在长沙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何继善作为此次10位“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之一参会并接受表彰。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陶立坚(右一)与“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何继善院士(中)、“最美辅导员”连选在庆祝大会现场9日下午,何继善院士以“为国育才,为民造福——初心与使命”为题在校本部科教楼一会议室举行报告会,与中南同行分享从教故事与感悟。何继善院士从事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60多年,是我国电磁勘探领域的开拓者,领衔建立
查看详情8月28日一大早,何继善院士便来到深圳低碳城,开始了地热勘探工作。虽已是87岁高龄,但为了积极推进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地热勘探开发,近一个月来他一直在忘我工作。何继善出生于战乱年代,自小跟随家人辗转逃难,没读完高中就在湘东钨矿当矿工,一干就是4年。探矿的艰辛让何继善无比渴望祖国强大起来,他一边工作一边努力寻求学习机会。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发出“向科学技术进军”的伟大号召,何继善于1956年进入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学习地球物理,正式迈入科研殿堂。60多年来,他矢志“为地球把脉”,创立并发展了以“双频
查看详情“我在中南的大学时光,感谢选哥的陪伴,这是最美的回忆。”提到自己的辅导员连选,航空航天学院的学生都竖起大拇指。而总是能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给学生以温暖的连选,在2021年教师节前夕入选“湖南省高校最美辅导员”,收获让他倍觉荣耀的节日礼物。做温暖学生成长成才的“守护天使”时间回到2017年。大一的新生张同学,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军训的时候老是自己站在最后一排。感到奇怪的连选去和小张聊起了家长里短。聊着聊着,小张突然对连选哭诉:“家里已经无法负担我读书的费用了,老师我想要退学了。”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连
查看详情